2020年4月23日 星期四

全球經濟的呼吸器裝上了嗎?

沒有最扯,只有更扯-油價大崩盤,史上首次跌到負值!

      真的是開眼界了,就在前天凌晨德州輕原油價格跌破負值,最低一度來到每桶負39美元的價格,引用知名魔術師的話「見證奇蹟的時刻」石油曾經是最重要的戰略物資,也是推升通膨的關鍵原物料,既然會出現負值,這只說明一件事-民間消費需求急遽向下,現在及未來的實體經濟將面臨大麻煩,而全球經濟的呼吸器裝上了嗎?

全球經濟的呼吸器裝上了嗎?從各國的救市政策,像是裝好裝滿,條例部分如下:(僅列出與實體經濟相關的財政政策)
美國
2.2兆美元紓困方案:
個人現金援助,年收入7.5萬美元以下,成人1200美金,孩童500美金。
擴大失業救濟金輔助範圍:延長時間最長4個月。
提供500人以下企業3000億美元的貸款,貸款上限1000萬美元,若企業於6月底前都未進行裁員,將免除部分貸款。
歐洲
德:政府擔保企業貸款80%,頒布6000億歐元穩定基金,4000億擔保公司債務,1000億入股營運困難公司
英:政府將為因疫情無法工作的僱員支付80%工資。
日本
中小企業特別貸款1.6兆日圓,個人的無息貸款,研議擴大財政刺激的減稅與現金券方案,阻止經濟大幅下行
台灣
防疫紓困加碼至1500億,艱困企業員工薪資輔助4成,服務業、觀光業、製造業,司機及自營工作者,816億規模,目的:穩住192萬就業人口。
貸款額度加碼:降低勞工貸款利率,規模500億,中小企業低利貸款2000億,中型企業2000億,專案貸款700億,航空業500億,海運300億專案貸款。

      細看救市政策的內容,發現很多是直接挹注實體經濟,簡單說就是直接給人民錢,或是透過企業轉給人民,政府擔保企業貸款,讓企業持續有資金活水維持正常流動性,在過去是先有金融危機,才有無薪假,金融去影響實體經濟,這次是先有無薪假,去引發後續可能的金融危機,上述的救市政策很顯然是避免無薪假、失業人口的急速增加,接著消費力減弱影響實體經濟,看到這一連串吃卯糧的紓困政策可以感受到上級政府對這次疫情的恐慌,因為當金融經濟崩盤,回頭再反噬實體經濟,其下滑的力道可能是無法想像。
      這樣大灑錢的呼吸器真的有效嗎?從我感受到的日常生活的變化,平常會去的連鎖平價壽司店,假日用餐時間都要排隊,現在假日不到三成消費者用餐,國泰航空的會員信件告訴我取消96%的航班班次,原本每月油錢約4000元現在則不到2000元,因為假日沒了出遊行程,這都是為了避免被感染而自然降低了消費,而非必要開支在「預期心理」的影響下,也降低消費慾望,因為我們想多留點現金在手上,擔心萬一疫情持續,會影響我未來收入減少的「預期」,疫情能否控制下來讓大家生活回到正軌?而特效藥跟有效疫苗的發明才是關鍵,下圖時間軸我們可以理解各國政府在做的事,一是加速疫苗的開發儘速提前完成,二是期待紓困奏效,延後實體經濟去影響金融的時間點,理想狀態下當兩方交集,以許能避開這次疫情引發的金融危機。
      位高權重的大人物們,如何看待關乎人命的呼吸器與經濟的呼吸器熟輕熟重?老百姓們無從得知,但感覺這所費不眥的經濟呼吸器產出速度反倒是快很多,難以想像這些上兆上億的資金怎麼能如此輕易產出?近期有些文章或影片會以1929年的美國經濟大蕭條,甚或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疫情進行對比,預測這次疫情對經濟造成的可能影響,我個人覺得不甚恰當,因為時空背景相距很大,相較過去金本位的貨幣體制,不同於現在的法定貨幣體制,讓當今政府財政單位與央行像是開了外掛、擁有超能力,有能力去影響一切經濟所及的範疇。

      未來金融股市是否會因疫情關係反轉向下,沒人能猜得準,這讓我想起大師柯斯 托蘭尼那獨一無二的數學公式2x2=5-1,市場不會是2x2=4這麼直接簡單,而是繞了一圈,股市讓我們永遠都猜不透。

2020年4月10日 星期五

當下全球疫情愈發嚴重,但為何全球指數仍能逆勢反彈?

混沌不明的時局,現在分批進場真的是好策略嗎?

近月全球疫情不斷加劇,確診與與死亡人數不斷上升,伴隨而來對全球經濟的負面衝擊,失業率攀升、全美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創新高、消費緊縮、裁員無薪假等,唱衰經濟熊市來臨等各式負面消息佔領媒體版位,但主要市場的股票指數卻硬生生反彈30~40%,包括台灣股票指數,發生了什麼事?我們試著透過幾個問題,嘗試找出可能的脈絡。

1.新冠肺炎疫情對實體經濟是否造成影響?答案是肯定,從消費遽減,航空旅遊、餐飲、油價崩跌等。
2.這影響會多久?範圍多大?一般人無法估量,目前而言似乎看不到盡頭,原因是此病毒前所未見,傳染力強、病毒變異等無法捉摸,疫苗、特效藥能否成功都是未定數,或者說是遠水救不近火,等待疫苗發明出來,全球經濟可能已哀鴻遍野。

3.疫情嚴峻的狀況下,會影響股價指數嗎?從3/18~4/10的指數反彈來看,似乎疫情與金融市場漲跌無關,這段時間疫情只有更糟、更慘,但全球指數卻反彈40%以上(以技術分析面而言,很合理的跌深反彈)這段時間股市反彈跟市場消息的極端,讓我想到歐洲股神在其大作的一段話,「證券市場的反應常常像醉鬼一樣,聽到好消息時哭,聽到不好的消息卻笑了」

4.接著我們要問,因疫情而被影響的實體經濟,在不斷下滑,會對金融市場產生影響嗎?當然會,多久會開始產生影響?無前例可循,一樣沒有答案,過去的金融泡沫大多是金融問題引發,接著實體經濟受到影響。


5.政府的救市政策能發揮效果嗎?各國政府目前一系列的救市手段,目的就是為了阻斷因疫情影響的實體經濟,連動到金融市場,引發一連串的金融危機(如上圖),例如高收益債違約問題,截斷因疫情引發的金融危機,這些貨幣跟財政紓困是否有效?我想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圖列美國救市政策的資訊,圖片來源出處 財經M平方)

在以上一系列的問題,都無法明確的狀況下,很多的理財部落客、專家等,所建議的理財策略採分批進場(如下圖)是一個好的策略嗎?我們先大膽假設,因疫情而被影響的實體經濟比預期來的更久、更深遠,終究影響金融市場,當熊市真的來臨,這樣的策略會面臨的問題,假設從10年均線的9100點繼續下探,按過去2000年網路股泡沫,還有2008年的金融海嘯,從開始下跌到漲回10年均線,短則2年,長則4~5年,這麼長的時間忍受資產減損的心理壓力,而這策略口中設定的閒置資金,如何確保這麼長的時間內,不會產生非預期的額外支出?或是不可預期的收入減損(減薪、無薪假)當發生時,難保股價還沒漲回來,就要被迫認賠出場,當一切混沌不明的時局,不可不慎啊!


2020年4月1日 星期三

比新冠肺炎更可怕的金融未爆彈?

高收益債會是全球最大的龐氏騙局嗎?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個人從不推薦「高收益債基金」類的投資工具,甚至在兩年前的課堂上就常常唱衰這工具有可能會引發新的金融危機,接下來我從兩個面向分享我對這工具的看法,一是此金融商品的本質說明我為何不推薦?(應該是說討厭)二是為何有可能造成金融危機?

一、    所謂「高收益債」背後所連結的就是非投資等級債券,也稱之垃圾債券,所謂「垃圾」白話文就是大家不想要的叫垃圾,公司資金來源主要有兩個管道一個是股東出資,另一個是銀行借貸,第三個是發行公司債,債信良好的公司發行公司債有很多好處,可能資金成本更低(借款利率)或是借款時間可以更長,不用擔心銀行抽銀根,而債信不良倒債機率高的公司所發行的公司債就是垃圾債(信用評等在BBB-以下的),但因為信用不好,要在市場上吸引到資金就必需拉高借款利率才能順利借到錢,利率高所以被包裝成「高收益」,到這邊是高報酬高風險沒問題,但變成基金我們可以發現,原本票面利率高達14~18%的公司債,到終端投資人手上變成5~7%的收益率,但卻必須承擔14~18%的風險,低報酬高風險,原因很簡單,從下圖可以發現,資金提供者與資金需求者(創造收益的發債公司)距離很遠,中間的理專、銀行、基金公司、收購債權的公司都要分一杯羹,他們賺到沒風險的手續費,一般投資人則需承擔與報酬不對等的風險,這就是我認為此工具不值得推薦的主因。


二、這些債信不良的公司債,經過層層包裝變成吸引人的金融商品,強調每季、每月領息,這跟2008年引發金融海嘯的次級房貸非常類似,差別只在於一個是一堆個人房貸的債務,現在是一堆公司的公司債務,其共同點就都是信用不佳,隨時有可能倒帳,之後有紀錄片說這債權債務包裝過程是「將垃圾變黃金」08年之前因為美國房價狂升導致這一波次級房貸的市場,而這一次則是大環境的QE,各國央行降息加狂印鈔造成熱錢太多,錢多到不知道要去那兒?造成不良公司債濫發的溫床,當降息循環過程,這些公司用新債還舊債,債息還會變低,何樂不為?所以我認為在升息循環階段會改變,反向利息愈來愈高,最終還不出利息造成倒債,債信危機引發連鎖反應最終引發金融泡沫,很顯然這套劇本沒有發生,因為美國頁岩油的技術,成本拉動的通膨不見了,讓這次升息循環平緩很多,從下圖比較很明顯看得出來,與上一次景氣循環的比較,緩慢的升息讓這些信用不佳的公司,有時間爭取到喘息的空間,自我進行調整,延緩債信危機的發生。

      
       但現實是殘忍的,套句俗話「出來玩遲早要還」這次武漢肺炎引發的全球消費市場大停機,讓這些不擅經營債信不良的公司面臨大麻煩,一是投資人抽銀根,我們清楚知道高收益債不像一般政府公債具有避險功能,基本上與股市齊漲齊跌,我們從下圖08年金融海嘯高收益債基金的線型,跟最近一波下跌的線型來證明高收益債跟股票一樣,當經濟體景氣下滑,會跟著下跌,當基金下跌會引發贖回潮,當金主投資人不再供應資金,這些公司無法再用新債還舊債,加上新冠肺炎影響實體經濟,公司更難經營連利息都還不出來,而這些原本就債信不良的公司本來就不在銀行標準可借貸的範圍,在這危急時刻更難籌資,可能的劇本就是像08年一樣造成流動性的金融危機,引發一連串的倒閉潮,開始景氣的向下循環。


台灣投資人又是全球最愛買高收益債的國家,連同投資型保單連結高收益債基金,有高達1.2兆台幣規模著實驚人,不得不佩服金融業的行銷包裝,垃圾=高收益,把風險高的垃圾債券基金包裝成看起來很安全的「固定收益商品」

高收益債會是全球最大的龐氏騙局嗎?投資人每月收到的利息到底是這些公司努力經營賺來的獲利,還是用新債的借款本金來償還呢?who knows

PS「龐氏騙局」就是一般常說的資金盤,套路就是後金補前金的概念,創造每月都可以領利息的假像,其實您領的利息就是您的本金,或是後面加入成員的本金。

投資股票前,100%一定要懂的四大財報架構。

投資一家公司,卻沒看過這家公司的基礎財報資料,這就像是你在一場朋友聚會上,一個不太熟的朋友突然請您拿錢出來,投資他所成立的公司一樣,聽起來有點荒誕是吧!但有多少投資人,在決策買股票前是有先看過財報的呢?   今天就簡單分享一家好公司的基礎財報資料,跟四大財報架構的簡單說明,後續文...